门诊时间:8:30-17:30(无假日医院)
  1. 在线咨询
  2. 预约挂号
  3. 门诊排班
  4. 交通线路

官方小程序

扫一扫预约

官方服务号

扫一扫关注

门诊排班

扫一扫预约

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:首页 > 院内新闻 > 医师节特刊 | 谢蜀祥、杨延林教授与团队的医学坚守

医师节特刊 | 谢蜀祥、杨延林教授与团队的医学坚守

已被阅读:4次发布时间:2025/8/18文章来源: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 原创

名医领航:一盏灯温暖众多求子路

每周五夜幕降临,城市灯火阑珊,在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(简称: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)二楼专家诊室经常会亮着灯。90岁的谢蜀祥教授仍在伏案疾书,忙着接诊。

“不让患者白跑”,是她几十年如一日的承诺。面对候诊的患者,她总耐心对团队成员说:“再加个班。”

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退休到加盟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,谢蜀祥教授组建团队深耕生殖医学。她坚持手写病历:“一笔一画间,病情刻进心里,这是对生命的负责。”


这份严谨融入团队基因——为疑难患者调整方案、开通线上随时咨询、协调多学科会诊……团队成立八年以来,三千多个日夜,许多家庭在此重燃希望。

“绝技”仁心:八旬医者诠释生命守护

每周二清晨,杨延林教授团队诊室门口早早排起长队。83岁的杨教授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退休后,又坚持在四川省生殖专科医院定期亲诊。从延安走出的她,将父亲题写的“未曾出土先有节,纵使凌云也虚心”作为毕生信条

与谢教授一样,杨延林教授坚持手写病历。“好记性不如烂笔头,这是对患者的尊重。”六十年临床经验凝练成独特的“金手指”查体绝技——多次发现B超才能捕捉的病灶。


“妹娃儿,要开心点”、“这个病不用焦虑”——杨教授总以一位慈祥的长者关心患者。延时、加号是诊室常态,她甚至养成“不喝水、少如厕”的习惯:“患者千里迢迢赶来,我多看一眼,她们就少跑一趟。”

薪火相传:名医团队托举新生希望

在谢蜀祥教授团队与杨延林教授团队中,传承是关键词。


“医生要终身学习,更要对病人负责。”谢教授常以此勉励团队。成员何庆医生回忆,遇到法定假期谢教授仍坚持排班:“她说假期患者更需要医生。”如今,以何庆、金凤平、徐小林等为核心的中青年骨干已独当一面,将服务半径从成都辐射至整个西南。

杨延林和左玉芳医生

“将经验毫无保留传给临床医生,她们才能少走弯路。”杨延林教授手把手指导工作室成员左玉芳。她也曾与医疗队成员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义诊,在基层学术会上倾囊相授。如今每周二,她仍在诊室边治病边带教,践行“甘做孺子牛”的誓言。

仁术无疆:那些被照亮的生命微光

今年5月,一位曾被判定“难以受孕”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黄女士,抱着锦旗来到广元义诊现场:“杨教授,谢谢您成全我的龙凤胎!”三年前,杨教授为她定制方案,保住生育能力。如今她得知杨教授来到家乡义诊,便亲手缝制艾草锤相赠:“愿您别太劳累……”


而在谢教授诊室,患者感慨:“她连检查单都反复比对,就怕我们多花冤枉钱。”


无数家庭在两位名医团队的帮助下圆梦,诊室里也会经常出现怀抱婴孩,手捧鲜花锦旗的家庭来表达感激之情。

后记:初心如灯,长明不熄

九秩谢蜀祥仍每周研读文献,八旬杨延林常翻阅医学典籍。两盏“银灯”映照着伏案身影,也照亮诊室旁——“孕育希望”四个字,正是对“不辜负每一个生命”的生动诠释。

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,让我们向以谢蜀祥、杨延林教授为代表的、始终坚守“德馨于行,技精于勤”的生命守护者,致以最崇高的敬意!

【申明: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临床诊疗依据和指南。如因文章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,请致电028-83335888。】

门诊排班

微信扫一扫预约

在线自助挂号